应当说,孙太后的意思已经表现的十分明显了。
这个时候立太子,就是为了保证皇位的传承。
换句话说,一旦皇帝有事,登基的必须是皇帝的儿子,这个即将被立为太子的小娃娃!
她虽然位居深宫之中,但是她不是傻子。
尽管入殿之后,没有人敢提起,甚至是不敢显露出一丝丝的意思。
但是仍然有一个,所有人都不得不面对的问题。
那就是,皇帝万一回不来,该怎么办?
这不是杞人忧天,而是切切实实的威胁。
不管对外究竟是如何说法,陷落虏贼手中也好,北狩也罢。
在场的人心中都清楚。
事实就是,皇帝被俘了。
再说明白点。
一条小命攥在人家的手里。
虽然那也先只要稍有点脑子,就不敢对皇帝下手。
但是,万一呢?
皇帝孤身一人在敌营当中,万一有点什么意外。
再或者,也先挟持天子,一囚禁就囚禁个数年乃至十数年呢?
再退一步说。
万一他待价而沽,提出什么根本不可能接受的条件。
譬如称臣纳贡,放弃京师之类的。
该怎么办?
这些是最坏的情况,但是却没有人在这个时候敢开口说。
毕竟皇帝刚刚出事,详细的军报都还没有传来,如果堂而皇之的将这些话宣之于口,岂不是诅咒天子吗?
但是不说,不代表不会想。
为最接近大明权力中心的一拨人,在场的诸大臣都心知肚明。
抱着最大的希望,做最坏的打算。
那么,就牵扯到另一个关键的问题。
一旦他们担心的事情成真,那么接下来的皇位传承,该如何是好?
按理来说,皇帝有子,虽然只是个两岁的小娃娃,但是所谓传承有序,礼法大义在,不应当有什么犹豫。
但是礼法大义,终究要在能保住社稷江山的前提下,再去讲究。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