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5章
武氏家族
“这长安城的街道都是土路吗,怎么就不铺砖?”怀玉问,“这晴天都尘土飞扬的,一旦雨雪天气,那还不泥浆四溅,太不符合煌煌帝都形象了。
“我的个天爷呀,拿砖铺地,那得多奢侈,也就皇宫大内才能用砖铺地,整个长安城都是这样的土路,也就是在皇城前,才有一段路铺了沙,也是方便官员们上朝。”陈兴笑道。
怀玉看着那宽阔的路,长安城这么多街道,如果都铺砖,确实可能成本太高,“那为何不都铺上沙?”
“铺沙也耗费不起,皇城前的那段沙堤也都是从浐河里捞沙运来铺的,耗费甚大,”这土路能够定期平整,就不错了,哪还能全铺上沙。
只有每逢皇帝出行路过的时候,官吏们才会提前黄土垫道、净水泼街,这套惯例也正说明土街不平整、尘土大,所以才需要这样做。
马车缓缓行驶,有陈兴这个长安通,带着他穿街过坊,翻坡越岭走便道捷径,便是快了不少。
一路用了半小时左右才到达金城坊。
金城坊跟长安多数坊差不多,也是长方形,开有四门,十字街连通四门,将坊划为四大块,然后每块又有小十字街再分为四块,全坊有十六区。
约一丈高的坊墙把坊封闭起来,高大的坊门还有坊丁持矛背弓把守着。
进了坊后,房屋规划的都很整齐,坊里除了民宅还有寺观,有些则还有衙门,却没有商铺,基本上沿坊街的屋子也都建有夯土围墙,一家家的围隔起来,坊内街上也没什么人走动,更没半点吆喝叫卖声,怀玉总觉得浪费了这临街的位置,要是临街开店,既方便百姓,还能带动经济,这临街房屋做店面还能赚钱呢。
年纪大的儿孙们或已出仕为官,或还在三卫、馆学、国子监,有的则还在吃奶呢。
怀玉简单的介绍了一番。
“二郎啊,你帮大伯我号号脉,最近突然感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,这后院的妾侍们都有些怨言了,有没有什么方子给我调理调理,或是直接弄副丹药让我重振雄风?”
“那还不如直接以新鲜鹿血和一些药材泡酒,隔一旬饮用适量,然后便可提振雄风,但一定要节制,伯父这年纪,一旬一次便好,否则精气泄露必伤身体,时间一久,就再难振作了。”
怀玉看这老头样子,估计是武士棱的老部曲,家里应当是有些地位的,当下称赞了几声他还身子强健。
沈光父亲最后也牵连除名为民。
怀玉看到老武的这满堂儿孙,也是非常震惊的,这么干巴一老头,太猛了,他最小儿子的妈,就是去年刚纳的第十三房小妾,才十五岁。
武家人丁兴旺,年轻人很多。
宣城公府位于金城坊的南门之西,紧挨着顺义门街。
“三原龙桥堡来的,我记得你进了禁军任职,听说还刚立功授九品,并选为屯营百骑了?”
清静、素雅。
这番话听的怀玉很暖心,这家族靠的住。
他不失时宜的递上个门包,里面是一小串钱,然后又道:“小的是永康公府的外管事,奉张娘子之命送武二郎前来,顺便向宣城公问好请安,另有些庄子上的土产送上。”
老头听了连连点头。
沈光外号肉飞仙,其父本是南陈吏部侍郎,隋灭陈后举家被迁入京,后来沈光父亲得太子杨勇引荐为学士,再又出任杨谅的府掾,可沈光父亲天生命不好,辅佐陈后主,结果陈叔宝亡国了。辅佐杨勇,结果杨勇被废了。辅佐杨谅,结果杨谅谋反又失败了。
怀玉打量了下,金城坊南面临街开门的并没几家,基本上都是乌头大门、门内列戟的三品以上王公之家,还有一些人家没在坊墙上开门,但在临街的自家墙上开了窗,陈兴说那是五品以上通贵之家。
被引到前庭客厅,老头便去通报去了,两名青衣婢女过来煎茶招待,怀玉跟陈兴聊了会,武士棱头戴着草帽,一身褐色短布衣,裤脚高高挽起拿绳系在膝上,窄袖也高高挽起,脖子上更搭了条白毛巾,双腿还赤着,上面还带了点泥。
“你随我到前厅喝茶,我去通报阿郎,阿郎正好在家。”老头高兴的道。
后来沈光应募骁果,参军东征,得杨广赏识,封赏折冲郎将赐予宝刀良马,一个二十来岁的浪荡子的逆袭。武士彟更了得了,早年还做生意,后来入鹰扬府当队正,然后跟着李渊,短短数年,就成了国公。
结果转头就叫来下人,“今日族中才俊二郎来府,你赶紧去北苑买头鹿来,要活的,雄鹿!”
“你是士恪的老二?听说你刚从终南山回来,还懂炼丹算卦?”
“侄儿怀玉拜见族长大伯,小侄确实刚从山里归来,不过不会炼丹算卦,倒是略懂医药皮毛。”
“我最近又看上一不错的姑娘,正准备纳为第十四房小妾呢。”
陈兴就一直幻想着自己有朝一日也能有此奇遇,草根逆袭翻身。
陈兴上前,递上拜贴,对一个满头白发的老门子说明来意。
说自己听说隔壁李家庄子弟在西北边关打仗受伤,过去‘赠药’,被李三娘拉来长安采购药材,然后带到李家配药,之后李靖妻子如何招待厚赠之事告之。
“二郎啊,我最近听说个偏方,说是找个十四五的婢女,要完璧之身的,每天晚上让泡两枣,我早上起来吃,吃上一月就能有奇效,这偏方有没有用?”
陈兴就非常羡慕甚至崇拜武士彟。
老头嘿嘿笑了几声,“那张氏是个精明的,当年一眼看中李靖,认定将来能成大器,把李靖拐跑,如今叫你年轻却有手精湛医术,又是我武家子弟,厚礼相赠,倒不奇怪。既然她送,你收下便是,况且也不是白得她家绢和婢。”
好像一副刚从地里伺弄庄稼回来的样子。
这迫不急待的样子,怀玉都有些不敢相信这是七十岁的人了。
武士棱的宅子比李靖的要小些,但也不算小,而且宅院建在坡上,在坊中一座住宅里也算是特别突出,有几分居高临下的感觉。
老门子咧嘴笑了笑,露出不多的几个牙,“老二不是叫怀良吗,我记得上次来才三尺来高?”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新棉花糖小说网【mianhuatang123.com】第一时间更新《唐朝好地主:天子元从》最新章节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