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撕掉。可要想把他刷下去,还得有个过硬的理由。人家这诗虽然让人读了如入鲍鱼之肆,避之惟恐不及。可格式和内容上却依旧是平稳得让人绝望。
没办法,只能到第二题上去找错。
可他只看了一眼,立即被这篇优美的到极处的文章给震住了。
只觉得其中的一字一句,无不说到自己心里去。
第二题正是用下敬上,谓之贵贵。用上敬下,谓之尊贤。贵贵,尊贤,其义一也。
“敬通于上下,大贤分著其所谓焉。”
何景明高声念了起来,“破题部分不错,倒显得老成。韩学政,单就这一句而言也是毫无妙处,可接下来的承题却极佳。”
他轻轻有人拍着桌子,念道:“夫上与下之分殊兮,而通于敬,贵贵也,尊贤也,不可分著其所谓乎”
这是承题。
然后,“孟子意谓,吾与子论友而为之历数前人,上追古帝,大约皆节下交之事,为上者之所难,是以千古艳而非也,吾试与自平心言之。尊贤而极之天子友匹夫,甚矣敬下也,虽然敬者通乎上下也,吾试与子平心言之。”
没错,这正是苏木的考卷,抄的是清朝冯桂芬的同题榜眼文。
冯桂芬文章的质量自不用说,那可是道光年间超一流的制艺大家。更难得的是,此人是洋务运动的先驱,首倡“中学为体,西学为用”,要求突破桐城派的樊篱。主张“称心而言”。他在复庄卫生书中声言“不信义法之说”,并针对桐城派所标榜的孔、孟、程、朱的“道统”,在这篇文章里也隐约有所体现。
而这一点,正与心学的格物致知,经世为用暗合,如何不叫何景明心中欢喜。
读着读着,只感觉有一股清风从脚底升起,直冲脑门,浑身上下无一不舒坦。
熬了一夜,能得这种好文章,也不枉费一番辛苦。
看到精彩处,忍不住叫韩学政一道过来观看。
听到何主考叫好,旁边几个保定府学的学政官都知道本期的头名卷子出来了,都围过来急欲一睹为快。
这一看,都连声叫好,皆说还是何提学老大人慧眼如炬,竟挑得如此好卷,我等心服。
韩学政见何景明选的头名卷不在自己的选择之中,心中就有些不乐意,也走过来,拿起卷子看起来。先前他看这份卷子的时候也不仔细,这番一用心,却皱起来的眉头。
其他几个考官却是不依:“韩学政,这卷子如此精妙,你独霸了,我等还看什么”
“别急啊,我还没看大结呢”
何景明哈哈大笑:“别恼,将原卷把来,本官再看看此人的书法。”
就有考官一声欢呼,跑出屋去,飞快将原本取了过来。
第九十五章争执
等到原本一拿来,刚摊到案上,所有人都抽了一口冷气。
原卷一样糊了名字,也看不出考生是谁。
何景明指了指卷子,笑吟吟地问众人;“如何”
就有一个考官惊讶地叫了一声:“这三馆体写得真是不错啊,起码有二十年以上的功底。”
“没错的,若将原本和誊录弥封后的副本放在一起,这原来的卷子反像是录本。做了这么多年考官,考生的三馆体比誊录还写得好的,今天还是首次遇到。”
原来,这能够做誊录的,谁不是秀才出身,本身字就写得好。
又在学政衙门当差,每日干的都是抄写的活儿,这么多年下来,谁不是将一手馆阁体写得如此刚印出来的一样,这可是他们吃饭的本事。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小说推荐:《我这万恶的谪仙之姿》《我!清理员!》《炮灰男配的人生(快穿)》《无限旅游团》《我的师妹不可能是傻白甜》《长生从御兽师开始》《庆余年:范府大宗师》《别再催眠我了,反派皇女!》《游戏搞到一个亿》《两界:我早晚成仙帝》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