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伍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新棉花糖小说网mianhuatang123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宝元元年,韩琦“片纸落去四宰执”,直言敢谏,闻名京师。
宝元二年,蜀中大旱,民不聊生,韩琦被派去救灾,获赐紫色三品服,一时间风头无两!
“这所有人啊,都以为韩琦韩大官人就是来混资历。”
茶楼中央,那胡子花白的说书人,说到这句的时候还刻意地做出了那种左顾右盼的姿态,像是怕人听到一样。
然后台下有人积极地互动,“那不能够,我们韩大官人是干实在事的好官,在京师就是敢于直谏的,绝不是这种人!”
“那当然!”说书人接话茬接得极快,就像是事先演练过地一样。
“话说当时的蜀地啊,没有人敢接手,那就是个烂摊子啊,旱灾时间从夏天一直绵延到秋天,百姓饿死的饿死,逃荒的逃荒……
可怜我们这蜀道之难,难于上青天,这要怎么才能逃出去呢!”
听众里有人抽泣一声,竟然是听哭了!
……
楼上,有一雅座,雅座之内坐着一青袍,一便衣,便衣之人上座,明显更尊贵。
“韩安抚使,这就是我们蜀中县最大的酒楼。”身着青色官服一看就是蜀中县令的人,一边给他称呼的“安抚使”倒茶,一边介绍着这家酒楼。
“他们这每天都有说书,有时候讲话本,有时候讲时政,绝不是我安排的!”
北宋社会政治环境比较宽松,百姓批判朝堂诸公的情况更是屡见不鲜。
这位韩安抚使,正是说书人讲的“韩琦”。
韩琦微微一笑,“我知道,昨天来这里听过一次,当时说书人讲的是日常饮水要煮开后再喝,以及哪怕是干旱也要注意个人卫生情况。
这家酒楼还低价提供水?幕后之人心有家国,大爱。”
这县令脊背一凉,他反复思考自己有没有约束好自己那不成器的妻弟,思来想后这些天那纨绔真的没惹事,放心多了。
韩琦撇了一眼,没管,这县令是什么德行,他早就调查过了,特地来,也只是想看看政绩是否虚报。
现在看来,政绩是真的,但是和他也是真没关系。
韩琦看着底下大厅的人,所有人都在说书人的精彩表演下被牵动着心神,就连他本人都不知道,他处理那些个贪官污吏的时候,还有这么惊心动魄的瞬间。
也是看得仔细,发现了那是不是喊一嗓子,把说书人的话再次推向高潮的好像都是固定的人。
原来是托。
突然,有一桌的人被他盯上了。
那桌子上坐着几个小孩,两男两女,大的是个男孩,看起来有九、十岁的样子,小的那俩看着也就两三岁。
看着在写写画画什么,抬头也是看酒楼的其他客人,不是看说书人,一副认真钻研的模样倒是有趣。
被韩琦盯上的,正是我们今年九岁的苏景先。
苏景先就是这酒楼的小主人,今天来这里是巡查酒楼情况来的。
“哥,我能吃这个吗?”比苏景先小6岁的弟弟眼巴巴地看着他。
“就你嘴馋,吃之前问问大姐、二姐吃不吃啊。”苏景先拍了拍弟弟苏和仲的小脑袋,颇有些长兄为父的架势。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小说推荐:《肝到厨神才算开始》《沧澜道》《变身齐天大圣,觉醒七十二变》【品读小说网】《伪装大佬那些年》【搞笑小说网】《神话版三国》《剑阁闻铃》《动物世界四处流传我的传说[快穿]》《游戏搞到一个亿》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